整合五要素 推进采购军民融合发展
作者:刘雯 郭鹏飞 姚淼鑫 发布于:2016-10-09 14:35:44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规划、体质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在当前军民融合背景下,军队物资采购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军民融合式军队物资采购保障体系,特别是军民融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建设军民融合式物资采购模式,整合优化军、地物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采购成本,能够提高物资采购系统,特别是应急物资保障的反应速率,提高部队应对突发性军事活动的后勤保障能力,提升军队物资保障的生存能力。所以,探讨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物资采购模式的变革非常有必要。
某军民融合项目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军队物资采购工作,是连接战场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军队战事保障和训练开展及日常运行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此,探索军队物资采购的新路径、新方式,对于我军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军民融合发展是大方向,而建设军民融合式的物资采购模式,对于提高我军物资采购保障能力,深化物资采购改革,建设现代后勤有重大意义,是提高军队物资采购保障能力的必然选择。在军民融合的方针和背景下,对于军队物资采购融合变革的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五个方向,分别是信息融合、部门融合、人才融合、标准融合以及物流网络的融合。
信息融合
军、地物资资源信息融合,将提高物资采购资源信息透明度,有利于全面把握供应商的整体质量和供应能力。
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军队物资采购改革也初显成效,军队物资资源信息库建设日渐完善,这对于推进军队物资采购工作质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军队物资资源信息库建设起步较晚,资源分布相比国家和地方而言也较为局部和分散,而且其更新速度与国家和地方相比进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军队物资采购的快速发展。
在军民融合的背景和形势下,将军、地双方物资资源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如具体可在以下方面进行融合:由于地方物资采购数据量非常庞大,能够更好地对供应商和供应产品进行评价,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筛选出能够满足军队物资采购需求的优质供应商和供应产品,与军队共享;军队物资资源库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向地方开放,例如对于一些高新科技产品,可以满足地方企业的生产、采购需求,将军用科技向民用转换,提高生产价值、创造经济效益,实现技术产品军民共享。
军、地物资资源信息的融合,提高了物资采购资源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军队物资采购供应商和供应产品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军队物资采购部门对供应能力有更全面、更科学、更准确地把握。
在实现信息融合后,军队物资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集中审核、准入认证、入库管理,共享供应商黑名单,提高供应商的违约成本。军、地物资资源信息融合对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也有显著作用:物资采购信息透明度增加,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采购方对供应商的选择范围扩大,与地方采购信息库集成,大幅降低了发现和选择优质供应商的成本。
军、地物资资源信息融合,在应急状态下,地方物资资源作为军队物资资源的有效补充,军地双方双重进行物资保障,能够更快捷地提供应急物资资源,更准确地估计应急保障物资实力,对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军、地物资资源信息融合对平、战时期军队物资采购工作均有显著效益。
平台融合
对现有平台进行整合,建成综合型、服务型、廉洁型、高效型、开放型的服务性机构和有形市场。
以美军为例,美军注重社会力量应用,将军内适合外包的物资采购业务及物资配送业务分配给地方企业,有专门机构进行分析、测试和效果评估,尽可能将军内任务外包。
我们可以看到,在伊拉克战争中,2000多家供应商负责美军物资供应和物资配送工作,圆满完成了战时物资的保障任务。地方采购机构相比军队采购部门,具备分布广、人员多、设施全、业务熟、信息更新快等优势,军队对现有采购力量进行评估,对于一些替代性强、地方化的物资采购任务,与地方物资采购机构融合,建立军民融合的物资采购机构,同时满足军、地双方的物资采购需求。
对现有平台进行合理取舍,建成一个优势互补、满足军、地双方物资采购需求的采购交易平台。在采购机构融合的过程中,军地双方要加大投入,完善设施,选拔一批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人员,为各类采购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把交易平台建设成综合型、服务型、廉洁型、高效型、开放型的服务性机构和有形市场。
人才融合
现代产品更新换代快,须打破军地界限,实现专家共享,实现物资资源专业优势互补,提高专家评审水平。
军队物资采购人才需求量大,而且专业能力要求高,既要熟悉国家和军队的法律法规,又要对物资需求状况有清楚了解,对物资各项参数、系数要有专业理解,还要熟悉各主要供货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和各种产品的市场行情,更要掌握招标投标、善舞谈判、合同管理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军队物资采购人才严重缺乏,同时,由于军队物资采购内部的封闭性,地方采购人才无法进入军队采购系统,军、地通用采购人才缺乏。
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打破军地界限,建立互通机制,对等开放,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现代产品更新换代快,实现评审专家共享,能够互相弥补物资资源专业理解的不足,提高专家评审水平。在军民融合背景下,军、地“双轨”培养物资采购人才成为可能。选拔优秀的军队物资采购人才到地方采购机构进行学习交流,将现金的采购理念、管理方式纳入军队物资采购体系。同时,借助地方高校与军校等教育资源的融合,打破军队与地方人才培养界限,联合培养军地通用物资采购人才。
标准融合
统一军队和地方的物资采购标准,有利于军地物资采购活动无缝对接,有利于军、地物资采购人才流动。
统一物资资源各项参数标准,包括物资采购参数、物资质量参数、物资检验标准、物资仓储标准、物资配送标准等,规范物资采购活动,明确物资采购活动指标。需要有关部门通过法规规章明确统一的、完善的标准体系,特别是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军队和地方的物资采购活动标准相统一,有利于军、地物资采购活动无缝连接,有利于军、地物资采购人才流动,有利于对军、地物资采购活动进行审计监督。规范军队和地方的物资技术参数及标准体系相统一,有助于顺利实现军、地物资采购活动信息融合、专家库共享,有利于军、地物资采购人才融合。
物流网络融合
军、地物资采购融合不能停留在表层上,应在物资配送环节也进行融合,实现物流网络共享。
物资采购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就是物资配送环节。军、地物资采购融合不能只停留在采购表层上,还应当在物资配送环节也实现融合,实现物流网络共享。军、地物流网络融合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流基础设施融合。铁路、航空等物流基础设施军民融合度不高,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民用基础设施兼顾军事需求,但是往往由于责任不明确和资金问题落实困难。实现军民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有效整合,优化军、地运输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军、地物流基础设施通用化水平,提高物资配送能力,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配送体系融合。例如,日本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由地方物流企业担任主要救灾物资配送工作。美军同样尽可能将物流任务外包,地方物流企业在军队物资配送环节起重要作用。一方面,军队可以直接利用地方物流企业进行物资配送,实现直达配送;另一方面,军队可以引入地方配送网络体系,协调地方共同建设配送网点,将地方功能强大的配送网络体系纳入军事物流中。
三是仓储体系融合。军队物资平战时期仓储能力需求变化大,建立军地一体化物资仓储基地,地方仓储力量隐含军队仓储力量,能大幅提高军队物资仓储能力,提高军队应急保障能力。
(作者单位:武警后勤学院)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