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越玩越有趣!军营文化也需要一股好玩劲儿

作者:吴天 发布于:2016-10-09 11:35:29 来源:中国军网

  不久前,一位基层指导员向笔者抱怨:费劲巴拉半个月,策划组织的一系列正能量满满的中秋节文化活动,得到的是官兵一句“不好玩”的反馈。无独有偶的是,某机关工作组去新兵连调研时也发现,不少新兵对连队组织的文化活动表示“内容高大上,形式欠有趣”。与此同时,在9月1日空军航空大学“航空开放日”活动后,诸多军校学子和地方观众用“好玩!”“好酷!”来点赞。

 

  被吐槽“不好玩”的不需辩驳:年轻战士不懂你的“用心良苦”。而仅仅被夸赞“好玩”的也不用叹惜:年轻观众的欣赏深度不够。

 

  我们应该承认,也应该早有预见的——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加速,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正推动精神文化快速发展,更年轻的官兵生长在一个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环境,尤其是随着手机移动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带来的消费文化产品的迅捷传播。他们,已不再像老一代人那样,对文化产品仅仅抱有获取信息的需求,而更强烈的表现出了求乐性的精神需求。

 

  好玩与不好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多数年轻官兵用以判断某一文化产品的标高和底线。

 

  不应把玩乐需求简单的看成“低小下”。

 

  人,是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共同作用,而推导产生行为的智能动物。而“好玩”给人带来的感性上的愉悦感,将更容易催化理性认知的完成。科学家早已研究论证,孩童正是通过玩乐的方式,开启了与这个世界的感知对话,也开启了学习这个世界的最有效路径。

 

  回忆一下,我们第一次与自己的影子玩“捉迷藏”时,我们也第一次开始好奇和思考起光影的奇妙。当我们与小伙伴玩“丢沙包”时,我们第一次开始探索起影响速度的变量。虽然那时我们并不懂这些理论,但并不妨碍我们用肢体感知这些存在着的规律。

 

  事实上,“好玩”的天性并没有随着人的年轻增长而消失殆尽,反而引导着我们越玩越深。没错,那就是由好玩而进而引诱出的兴趣,吸引着成人对某一事物进行孜孜不倦的求索。

 

  笔者曾经带过一位战士,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星空照片,绚丽神奇的夜空景象瞬间引起了无限的遐想,于是他得空就上网学习星空知识,还利用休假时间和天文爱好者一起寻找星座、拍摄星空,并在这一娱乐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天文学的浓烈兴趣,退伍后,他自学了4年多天文学知识,竟然考取了南京大学天文学研究生。当我们都惊讶于他的“壮举”时,他的回答仅仅是:“看星星、拍星星太好玩了,根本停不下来,玩着玩着就钻进去了。”

 

  因此,随着越发重视“好玩度”在文化传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各类文化机构均努力将产品做得更趣味,以此敲开受众,尤其是初级受众的感性之门。举个例子,近几年,长跑这一“枯燥乏味”的健身运动,正通过“晒步”“彩虹跑”“化妆马拉松”等趣味方式,越来越多的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促使长跑成为了当下一项时尚运动。

 

  需要看到的,网络时代所造就的泛娱乐化文化产品井喷现象,已悄然而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受众的文化取向。

 

  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必将追求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而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更迭,不仅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快捷的渠道,更打破了曾经的文化壁垒。“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现实,只需要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甚至仅仅一部可以联网的手机,就可以获取任何想要得到的,而曾经难以见识到的文化产品。

 

  面对极度丰富的文化产品,挑选文化的过程就是寻找并确定自身品味的过程。对于非专业受众来说,在没有强制约束的情况下,必然会选择相较而言更能带给自己愉悦感的文化产品。而文化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又必然反向引导着受众的取向,进而逐步塑造着受众的品味。

 

  据数据统计,微信朋友圈转发量最大的稿件是娱乐化,或者泛娱乐化稿件,简言之就是,越是被大家认为好玩的稿件获得的点击量和转发量越大,这一现象在年轻人的朋友圈中体现更为明显。

 

  对于成长在网络触屏时代的年轻官兵,不仅已经不可逃避的受到了网络泛娱乐化文化产品对个人底层认知的影响,更初步建立了选择文化产品的标准,求乐、求新的取向更为凸显。

 

  我们毋需过分担忧由泛娱乐化文化产品引领的年轻官兵的文化取向,但也不可轻视由这一取向所带来的影响。年轻官兵正是价值观仍在塑造的时期,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很快予以价值观改造及重塑。但完全的使用背离其底层认知的作用力,可能会让这一过程变得困难,甚至难以完成。

 

  而利用好“好玩”这一元素对军营文化产品进行设计和包装,实现给年轻官兵的“第一眼惊艳”,不失为一种有效和便捷的方式。比如说,近几年活跃于网络自媒体平台的“曾小萌”,长期用有趣、可爱的漫画故事传播军营正能量,不仅收获了数十万年轻粉丝,成为了许多年轻官兵喜爱的拥军“网红”,每次发布新稿件,都会收获10W+阅读量,且有许多地方网友在其影响下,成为了军迷,选择了参军入伍。

 

  更需要看到的是,好玩与严肃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事实上,运用有趣的形式对严肃文化进行包装,吸引尚未涉足这一文化领域的观众目光,获取更大的传播效益,早已是各类文化领域的惯用手段。

 

  自从1955年以来,美军北美防空司令部每年圣诞节都会全球追踪圣诞老人的平安夜飞行踪迹,并通过热线电话向孩子们煞有介事的通报圣诞老人行踪。这不仅已经成了美国的一大圣诞传统,更在有趣的交流中发展了一代代小“军迷”。

 

  不久前,在网络影视平台热播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姑且不论内容情节的靠谱与否,不可置否的是,其运用时尚偶像剧的方式传递军事文化和正能量的方式,不仅收获了极高的收视率,更在韩国时尚青年中掀起了一阵“军装欧巴热”。而我们国内某电视台之前播放的《真正男子汉》(据说为引进韩国《真正的男人》节目版权),第一次采用明星进军营玩真人秀的方式,收割了众多观众赞赏,甚至王金武等多位军营基层官兵也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

 

  而作为专门用以科普军事知识,传递军队文化的“军营开放日”,更是早已被脑洞大开的策划者们玩出了花。比如,美军特种兵部队就曾组织“儿童模拟作战”游戏活动,让儿童感受特种部队的精彩,日、韩军队还曾邀请影视明星与观众一同体验操纵兵器,让“开放日”成了大家玩乐的节日,收到了极佳的文化传播效益。

 

  把严肃的文化做好玩需要胆量,而把深度的文化做好玩更需要智慧。对于多数人来说,总是怠于学习深奥、枯燥的知识。而好玩的文化产品,不仅易于传播,更便于人们学习。比如说,网上活跃度非常高的“果壳网”网站,用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方式,对诸如量子力学、天文学、医学等各种深奥的科学知识进行解释,并制作成影音、图片、书籍等文化产品,吸引了上千万粉丝走入了科学之门,甚至成为一些专业人士学习交流科学知识的权威平台。

 

  所以说,好玩,也是促进文化产品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面对新时期官兵的口味需求,制作更多好玩的军营文化产品,不仅是引导年轻官兵自发学习的有力手段,更是建立更为广泛的军地文化交流的有效渠道。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