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军队采购预研预判

作者:曹葆华 发布于:2018-02-28 11:19: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采购项目预研预判制度,是指在采购计划正式开始之前的一般技术准备,包括组织相关人员研究和探讨采购项目技术参数和图纸等资料,预编采购文件,公示技术参数,预测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风险分类和风险预判,做好应对措施和应对方案,减少和规避风险。建立大项采购项目预研预判制度,对于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质量效益,有效防范和化解采购风险意义重大。
 
  预研预判“三要素”
 
  大项采购项目预研预判重点是规避潜在风险,对采购重点过程进行跟踪式审查和监督,而此之前提,是明确预研预判内容、工作目标、程序方法和责任。
 
  科学确定预研预判内容
 
  要注重大项采购预研预判内容的全面性、深入性,关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预研限额标准以上项目的采购计划草案、采购文件、采购合同、采购审价、质检验收、投诉处理等重要问题和事项;预研采购程序的合规性、采购方式的合法性、性能功能的先进性、需求满足的充分性等内容,预判采购实施的公平性、采购结果的合理性、采购合同的可行性及争议鉴定的公正性等内容。
 
  要把大项目采购实施方案编制的针对性和合规性、采购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以及采购结果类文书作为采购的着力点,重点做好这些工作。
 
  要明确预研预判工作目标,坚持把提前找问题、查不足、补漏洞、提层次作为主要目的,促进采购项目质量提升。
 
  灵活运用预研预判程序
 
  要把按程序办事作为重要前提摆放到突出位置,无论是拟制预研预判计划、实施预研预判、召开预研预判会议,还是出具预研预判意见书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按照规定的程序、统一的要求组织实施,一般都要按照先专家、后联合监管部门的程序组织实施,由专家独立提出预研预判意见,经公示后集体确定。
 
  大项采购项目预研预判方法的运用,应采取查阅审计项目卷宗与现场调查、会议研究等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审查和了解情况,以保证采购项目预研预判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准确界定预研预判责任
 
  要建立预研预判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约束。
 
  邀请的预研预判专家、采购管理人员和业务部门领导应对预研预判中指出的问题负责。采购管理部门及专家不仅要对出具的意见负责,还要对采购项目过程和结果中应当发现而未发现的重大问题负责,对修改的采购类文书的恰当性负责。
 
  通过合理地界定责任范围和内容,防止过程中因责任不明而造成互相推诿扯皮,增强采购质量控制过程中各自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推动采购工作有效开展。
 
  预研预判“三意义”
 
  事前研究采购项目技术参数,预测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应对措施和应对方案,减少和规避风险。
 
  规范采购行为的客观要求
 
  严格按照规定的采购程序和明确的标准组织实施采购项目,这是依法采购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军队各级采购部门大都能坚持以严格程序求规范,以强化责任保规范,但一些违规操作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开展大项采购项目预研预判,通过事前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运行规则制定与预研预判准备,事中的采购计划审核、采购任务分配、采购方式核定,事后的争议投诉处理等环节,促使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遵从采购工作步骤和工作目标,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按规定程序开展,按统一的要求落实到位,切实规范采购行为,不断提高采购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提升采购质量的现实需要
 
  采购质量效益是采购工作的生命线,采购质量效益高低直接关系集中采购功能的发挥。
 
  这些年,我军在采购质量效益管理方面,采取集中采购需求、统一采购文本、规范评审办法、完善评审专家、进行执法检查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个别项目采购方案不明确、前期筹划不足、政策制度把握不准、意见建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实行大项采购项目预研预判,通过对重点敏感环节和重大争议处理,实施前期分析、多方审查、联合把关,对问题再认识,判定各种采购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进而评判采购结果的准确性,可以有效保证采购项目质量,减少采购工作风险,促进采购目标实现,使之成为采购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关口。
 
  推动采购发展的必经途径
 
  开展大项采购项目预研预判,强化了采购质量控制工作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满足了采购文书方案制定、采购评审实施、采购合同执行分段管理要求。
 
  军队采购开展大项采购项目预研预判,通过前期对采购计划进行研究判断,看采购需求是否合理,看技术参数是否公平,看采购方式是否符合规定,看采购方案是否符合要求,看风险处理是否合规恰当,通过这些“看”,对采购项目采购前准备、采购实施、合同履行和后续采购各个环节程序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实施检查和监督,并作出评判、提出意见,有利于强化采购质量控制,提升采购工作成效,确保采购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从而促进军队采购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预研预判“三关键”
 
  大项采购项目预研预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从机构设置、制度安排、人才准备等方面科学谋划、扎实推进。
 
  建立运行机制
 
  开展大项采购项目预研预判,需后勤保障部门领导重视与支持,需有关业务部门的通力合作。推行这项制度,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一整套顺畅、管用的运行机制。一是明确主管机构,在采购管理部门应设立预研预判职责,配备主管专职人员,实现预研预判工作事有人办、责有人负,明确由后勤机关负责综合、财务、采购管理的部门及各级纪检、审计机构实行联合监管。二是明确运行程序,采取预研预判会议、预研预判委员会等组织形式,明确具体职责和运行程序,形成研究预研预判事项、讨论预研预判意见、总结经验的决策机制。三是建立协调机制,通畅预研预判工作关系渠道,在确保程序合法、取证合法、处理合法的前提下,争取业务部门对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完善配套规章
 
  开展大项采购项目预研预判,是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内在要求。一是明确预研预判方法,要结合军队采购工作实际,制定预研预判办法,明确大项采购项目预研预判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划清各级职责和分工,细化工作流程、统一工作标准,使预研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完善预研预判制度,建立规章制度,主要负责审议达到限额标准的采购计划草案,采购文件、采购合同、质检验收等阶段,实施综合评判,重点监管。三是建立情况通报制度,采购管理部门要将采购计划等重大事项审议,按照先专家、后联合预研预判程序组织实施,及时将预研预判结果通报有关业务部门和采购机构,以指导规范业务部门的采购实施行为。
 
  狠抓队伍建设
 
  预研预判的性质,对从事预研预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必须把提高预研预判人员能力素质,作为加强大项采购项目质量建设的着力点。
 
  军队采购预研预判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专业人员的选配,从专业资质、工作经历、业务素质等方面提高采购人员的选配标准。
 
  另一方面要配备兼职预研预判人员,兼职预研预判人员应是工程、财务、采购等专业审计领域的行家能手,在开展这些专业审计项目预研预判时,可作为专家充实到预研预判人员队伍中,参与预研预判工作,提出专业意见。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