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火箭军研制一“神器”实现没装备也能训练

作者:李永飞 高明俊 发布于:2016-11-11 10:09:30 来源:解放军报

   到火箭军某导弹旅采访,一个消息令人欣慰:该旅一项创新成果,虽然在10年前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但旅党委坚持跟随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节奏,不断完善改进。如今,第三代数字化创新成果已在演兵场上崭露锋芒。

 
  几届“班子”接力,10年坚持不懈,只为创新之果落地生根。正如该旅一位领导所说:“创新成果有没有用、有多大用,最终由战场说了算,武器装备不断升级换代,创新哪能原地踏步!”
 
  让创新之果落地生根,何处为“地”,如何生“根”?该旅几年前的一份调研,折射出不少基层部队创新成果面临的窘境——
 
  有的与运用脱轨,创新活动追求“数量规模”,重立项、轻运用,成果看似不少,但大多束之高阁不能“落地”,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有的与战场脱节,关起门来搞创新,钱花了、奖也拿了,结果用起来才发现根本不好使,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的与发展脱钩,数年磨一剑,但由于不能因势而变,结果成果一出炉就“落伍”,枉费人力物力……
 
  那次调研之后,该旅专门组织了“如何让创新成果落地生根”的大讨论。析事明理、凝聚共识,近几年的创新实践,让官兵们深刻认识到:创新之果落地生根,“地”就是未来战场,“根”就是战斗力;创新的“根”扎得越深,战斗力建设的“枝叶”就越茂盛。
 
  采访中,记者发现,该旅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注重以“果”引“花”。创新项目申报之初,该旅技术室就会组织专门技术力量进行实践运用价值评估,用战场转化率这个“显影剂”,照一照项目的“含战量”。
 
  创新过程中,针对高级工程师专业水平高、高级士官训练经验足的特点,探索推行“两高联手”创新模式,让创新成果无缝对接战场。创新成果出炉后,他们注重搞好成果转化应用和普及推广,建立跟踪反馈机制,真正让创新之火燃烧在战位,让创新之花盛开在战场。
 
  该旅领导介绍,他们近年来先后3次换型转训,武器装备每发展一步,创新标准就提高一分。某项创新成果的“三级跳”,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初,为实现“没有装备也能训练”的目标,该旅多名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团队,历时半年研制出“某新型导弹模拟训练装备”,为提前形成实装操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3年后,他们根据武器装备发展现状,着眼打仗需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创新跟进”,实现从“模拟训练装备”向“仿真训练系统”的跨越,成果再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随着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他们对仿真训练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历时一年多成功研制出第3代数字化训练弹,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路采访,一路硝烟,一路新风。跟着该旅官兵驻训演练,记者见证了在实战化枝头结出的更多创新之果。
 
  数十吨重的“巨无霸”导弹战车,行进途中最怕遇到直角急弯。一级军士长夏建陆等技术骨干合力攻关,研制出“公路运输车移位器”一举解决难题,让战车畅行无阻。
 
  操作训练中,某部件获取方位角以前靠“手工”,精确度不高。发射六营工程师曾佼龙采取图像识别、信息反馈等技术手段,拿出一套涵盖机械、电子、软件等各系统的解决方案,受到专家认可。
 
  长剑倚天,烽火在望。今天,他们在创新实践的道路上步履匆匆;明天,创新成果必将在战场上大展雄风。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