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火箭军创新近百项伪装成果 千人百车突然消失

作者:王卫东 发布于:2016-08-09 11:38:26 来源:解放军报

  大漠深处,一场实兵演练拉开序幕。

 
  激战中,火箭军某导弹旅千人百车在“敌”眼皮底下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发挥关键作用的,正是随军征战的火箭军某研究室刚推出的一批伪装创新成果。
 
  近年来,这个仅10余人的研究室,一直是全军工程伪装建设的“中心”,先后为全军制定20部相关标准规范,取得近百项服务部队的创新成果。
 
  问起他们创新成果持续井喷的动力源泉,该室官兵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有一套科学务实的创新机制,有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党员干部。
 
  对于一个工程设计研究单位,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过硬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党支部对科研创新的支持帮助,从来都不遗余力。”谈起这个话题,工程师何超博士深有感触。刚到研究室时,何超对到基层调研、参观见学等活动有些不以为然,一心想埋头“憋”出创新成果。但他提出的想法因创新起点不高被否决,积极性一度受挫。这时党支部成员主动靠上来,建议他立足本职搞创新,并积极出谋划策。
 
  沉到部队一线调研,确定多个“接地气”的课题后,何超领衔的某创新研究成果在第2年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鼓励创新激情,提升创新本领,该室党支部在合理选拔人才、实行师徒帮带、建立容错机制等方面,进行不懈探索,有些制度措施还被上级推广。
 
  去年,受领阅兵迷彩方案设计任务后,该室党支部研究决定由年轻工程师王永清担纲。最终,王永清没有辜负组织信任,大胆创新形成18套优质方案,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
 
  记者采访发现,无论党支部一班人,还是其他科研干部身上,都有一股子创新进取的劲。
 
  “博士,硕士,首先是战士。”博士周许申在笔记本这样写道。他告诉记者,研究室老党员黄炳华,奋战34年积劳成疾,病逝在工作岗位上,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现代化模范科技干部”荣誉称号。每次重温黄炳华的先进事迹,他都能感受到使命感荣誉感在心中升腾。
 
  “创新是一场寂寞又没有终点的跋涉,党员干部更应冲在最前面!”原党支部书记、室主任王学进在执行一次紧急任务时,10余次赴工程现场调研、测试数据,在大山中连续穿行3昼夜,身体多处被严重划伤,最终拿出设计方案;为方便部队实时评定、快速判断、及时改进伪装工作,党员赵西亮和同事不分昼夜试验百余次,成功研发多波段检测仪,被演训部队广泛应用……
 
  既然是创新,难免有风险。党支部是否敢于担当,直接影响到人心士气。
 
  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室主任潘玉龙在33岁那年,因创新成果多、创新能力强被破格提拔。这些年,他把工作重心更多放在培育官兵创新能力上,大力纠治脱离战斗力、课题挂名等不良科研习气,使全室求实创新、敢于担当的科研导向愈发鲜明。
 
  那年,该室受命执行某伪装检测任务。为尽可能获取真实数据,课题组准备申请启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全方位检测。当时,任务地域气候条件恶劣,飞行风险极大。一班人多次研究后表示:数据不真实,项目必然有缺憾。为战斗力而飞,责任我们担!
 
  随着无人机一次次起降,一组组检测数据被精准收集。20余天后,他们高标准完成任务。
 
  从幕后到前台,从空中到地面,从荒漠到森林……近年来,在党支部带领下,该室官兵一次次攻坚克难,推出一项项重大科研创新成果,使部队战场生存能力不断攀升。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