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战区陆军装备部创新装备保障模式
作者:张大东 孙利波 发布于:2016-10-13 11:04:40 来源:解放军报
金秋时节,昆仑山腹地,西部战区陆军组织的一场红蓝对抗演练激战正酣。对抗双方配属的装甲、火炮、工兵、陆航等诸多兵种多型装备轮番上阵。战况胶着,红方各类装备损伤不断。一声令下,由数辆方舱车组成的装备保障分队迅速前出,分赴各兵种阵地展开抢修。
“这支装备保障分队其实是一支‘混编队’,过去是各专业修各专业的装备,现在是一条指令、一个行动,全面覆盖、精确保障。”西部战区陆军装备部领导介绍说,他们打破过去按照车船、工化、装甲等专业分头保障的模式,按照作战编组从所属单位抽组10多种装备保障要素,临时成立装备保障大队,挺进高原寒区与演训部队对接,实施联训联保。
这个临时成立的保障大队如何运转?大队政委陈德兵告诉记者,以前是多个保障大队构成一个保障体系,每个保障大队只能维修本专业范围内的数种装备。如今一个大队就是一个保障体系,下设火力火控、装甲底盘、轮式底盘、雷达装备等保障模块,每个保障模块又包含若干保障单元。平时设立保障基地,战时组建机动分队,目前他们已具备70多种装备的保障能力。
“一体化联合保障实现了装备保障的整体筹划和指挥‘瘦身’。”西部战区陆军装备部装备维修处处长梁斌说,新的编组模式不仅仅是人员整合和要素融合,更是信息聚合。以数据采集为例,过去是各专业各自为战、自成体系、自立标准,如今大队将各专业数据库进行整合后,再到高原进行综合分析和现地论证,建立了统一的“装备高原作战数据库”。
谈起这个数据库,某师炮指副主任范永洋连竖大拇指。前不久,某新型火炮因气压低导致首发炮弹偏离目标,车长依据高原数据库迅速调整参数后一击命中。某型指挥系统受高寒山地影响性能不稳定,操作员调出同类装备干扰防护数据,与新型雷达对接,确保了通信稳定畅通。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 "混编队"联训联保 西部战区陆军装备部有高招
- 南海舰队装备部“模块化”攥就保障铁拳
- 某旅演练:战备车"趴窝"训练用车却"越战越勇"
- 大连市气象装备保障中心大连市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升级改造更正公告
- 大连市气象装备保障中心大连市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升级改造公开招标公告
- 宁波市气象网络与装备保障中心雨雪冰冻观测设备采购项目的采购结果公告
- 气象探测中心关于“国家级装备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新型自动气象站测试评估业务试验”的废标公告ZQC-Z15130
- 气象探测中心关于“国家级装备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建设设备采购”的中标公告ZQC-Z15128
- 气象探测中心关于“国家级装备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建设设备采购”的中标公告ZQC-Z15128
- 宁波市气象网络与装备保障中心雨雪冰冻观测设备采购项目的补充公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