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贯彻“五个精准” 构建实战化训练评价体系

作者:李文平 发布于:2016-09-13 11:52:59 来源:解放军报

  “精准”是部队建设的原则和要求。习主席强调,军队建设发展要精准,做到精准谋划、精准规划、精准部署、精准落实、精准检验。这“五个精准”,不仅抓住了建军治军的本质要求,而且为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和遵循。向精准要战斗力,就要认真研究建立一套科学评价体系,不断推进实战化训练质量和效益向纵深发展。

 

  贯彻“五个精准”要求,构建实战化训练评价体系是强军兴军的宏大方略

 

  贯彻精准要求,科学构建实战化训练评价体系,是部队建设带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安全和发展形势日趋复杂,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深化,部队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认清新形势下贯彻精准要求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强化构建实战化训练评价体系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精准要求是实现强军目标的迫切需要。紧紧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必须强化精准意识。当前,我军军事能力建设仍存在“两个能力不够”“两个差距很大”等问题,如果不主动识变、思变、应变,部队建设达不到精准要求,就很难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步伐,难以维护国家安全。必须把精准要求融入实战化训练当中,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时刻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政治责任,担当起历史使命。

 

  精准要求明确了部队全面建设的根本指向。精准要求从问题中来,对着问题去,体现了问题倒逼的战略思维和责任担当,为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有的单位建设仍然存在大而化之、粗放发展、大水漫灌、自成体系等现象,这些问题既有多年积累的顽症痼疾,也有快速转型带来的不适应。“五个精准”战略指导则为破解制约我军建设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供了良方益策和根本出路。无论是政治工作、战备训练,还是部队管理、后勤装备保障和基层建设,都要紧紧围绕“五个精准”来展开。只有牢固确立精准要求,把“五个精准”立起来落下去,才能有力牵引部队全面建设,使各项建设和工作始终向能打胜仗聚焦用劲。

 

  精准要求提出了检验实战化水平的刚性标尺。和平时期,一支部队实战化水平高不高,不是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主观定出来的,仅有粗线条的规划设计和一些软指标显然远远不够。现代战争任务分工越来越精细、能力要求越来越精准,每名单兵、每个岗位、每台装备,都是作战信息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战斗力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要打赢战争,必须科学构建一套以实战化训练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只有把“五个精准”贯穿到实战化训练的方方面面,用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作为刚性标尺检验成效,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在哪里、看到差距有多大,才能使实战化训练更加贴近实战,促进部队实战化水平提升,有效履行“实战”和“威慑”双重使命任务。

 

  贯彻“五个精准”要求,必须找准科学构建实战化训练评价体系的发力点

 

  实战需要实训,实训则需求精求准。提高部队实战水平,必须做到精确感知、精确指挥、精确打击、精确评估、精确保障。当前,部队实战化训练热潮蓬勃兴起,军事斗争准备成效明显。但也有一些部队对实际情况若明若暗,作决策凭经验、拍脑袋、靠感觉,定方案笼而统之,抓工作大而化之,发展方式粗放,组织实施不精确,导致实战化训练仍停留在较低水平,影响实战能力提升。科学构建实战化训练评价体系首先需要纠思想之弊,把好精准精确之点。

 

  把形势任务判断准。目前,国际格局进入加速演变和深度调整期,我国周边特别是海上方向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国家安全利益逐渐超出传统范围,网络、空间、海洋等新型领域已成为军事争夺焦点,制信息权已成为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的核心。从历史上看,敌人往往选择从海上方向侵犯我主权;从当下看,信息化能力不足仍然是我军短板。把形势任务判断准确,就是要解决好未来打什么仗、怎样打仗等问题。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军事战略和实战化训练精准谋划的根本立足点,也才能拿出一个科学精准的实战化训练评价体系。

 

  把实战化训练标准定准。实战化训练的含义是按实战要求训练,使训练与实战达到一体化。经过近年来的清理整治,插旗子、搭台子、背台词等表面的形式主义已基本看不到,但训练标准不高、训练走过场、考核评估搞平衡等隐性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有的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打转转,把旧习气带进了新体制。有的“年年都上一年级”,夏天练合成,秋天搞演习,冬天驻军营。第二年,再周而复始,重来一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尽快完善细化各方向各任务各类型部队实战化训练标准,探索形成按使命任务设计内容、按实战环境设置条件、按作战进程组织对抗、按打仗要求评估能力的实战化训练标准体系,推动实战化训练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把现实状况摸准。从调研情况看,有的部队其他工作与战斗力标准贴得不够紧,空忙、空转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选用干部的政策导向不够鲜明,软性指标多,硬性指标少,出现重年龄、论资排辈的现象,造成一些真懂实干的人才流失。有的头脑已经被形式主义、和平积习“格式化”。一些部队想实不敢实,想实不会实,根本原因是缺少懂实战化训练、善于指导或落实实战化训练的人才。要积极探索构建以战斗力为根本尺度的评价体系,就必须紧跟军事斗争准备步伐,把实战化训练中存在的各项“软指标”划为“硬杠杠”,走出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检验、自我评估的圈子,真正使每名官兵都融入实战化训练浪潮,为部队实战化训练创造良好条件。

 

  实现“五个精准”要求,必须确保实战化训练评价体系的“硬度”

 

  现代战争对军队组织结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现代化军队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我们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坚决破除大而化之的习惯,树立精准发力的意识,加快推进建立以精准为导向的实战化训练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发展精准度。

 

  着力构建以实战化训练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实战化训练是部队的经常性中心工作,必须摆在战略位置来抓。坚持以未来作战为牵引,紧盯潜在对手,强化“打仗是军人的天职,训练是军队的主业,抓训练是领导和机关的共同责任”观念。充分发挥党委抓训管训职能,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决策指导优先考虑军事训练、优先安排重大演训活动、优先解决训练中的突出矛盾问题,坚决把与战斗力无关的工作控制住、压下来。树立绩效分析导向,深刻认识训练规律,摸清投入与产出的边际效应,以绩效分析“反哺”训练实践,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提高战斗力。抓住大纲这个根本,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严格训练问责。深抓基础训练,努力把“三板斧”练成“必杀技”;持续用力纠治偏训漏训,补齐短板弱项;大力破解关键制约,完善训练保障配套,解决实战化训练实不下去的问题。

 

  着力构建以培养新型军事人才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选人用人导向直接关系部队风气和官兵士气,影响战斗力建设质量。必须着力构建以培养新型实战化人才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用刚性制度将听党指挥的政治标准、能打胜仗的能力标准和作风优良的作风标准贯穿于干部考核选拔全过程。同时积极向友邻、向外军学经验,把战略思维、信息素养、指挥能力、工作实绩和人品官德等内在素质作为重要内容,把诸如这些实绩作为一个重要参考,使各个层次、各个岗位都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着力构建以树立绩效为硬性标准的评价体系。必须通过用好战斗力标准这把尺子,突出绩效硬性标准,着力纠治实战化训练中“吃大锅饭”“吃夹生饭”等现象,不能以形式夸大效果,不能单纯用人数、天数、次数代表质量;要看长远效益,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对完成大项任务出色的要给予表扬,对扎扎实实打基础抓落实的也要充分肯定;要看整体效益,考察政绩必须全面衡量,不能把单项冒尖当成整体过硬,不能以强项亮点掩盖弱项短板,切实做到全面抓全面建。通过正确的绩效评价,引导各级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创造经得起历史和实战检验的政绩。

 

  着力构建以量定罚实施考核检验的评价体系。实战化训练要深入,要有成效,必须把以量定罚这个考核指挥棒用好。赏罚不明,往往会导致奖不足以激励,惩不足以警示。特别是出现问题得不到惩戒,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时比问题本身更为严重。抓实战化训练,各级有各级的责任,关键是要把责任落到实处。一方面,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界定事故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切实为从难从严训练松绑减压。另一方面,要改革训练考核办法,打破自学自训自考现状,建立起专业的考官队伍,深入研究考核内容、评价标准和方法手段,形成刚性管用的训练考评体系,以实战的标准较真碰硬。以考核牵引训练,走出始终在低水平徘徊的怪圈。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检验审视,见骨见肉剖析成败的内在原因,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科学构建符合实战要求的训练标准和考评机制,达到以考促训、以考促建、以考促战的目的,使实战化训练真正成为提升战斗力水平的强力杠杆。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